小行星撞地球,始终是人类生存的一大威胁。许多人认为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与小行星撞地球有着直接的关系。那次撞击发生于墨西哥湾C型海岸线的末端。
2013年2月15日,一颗直径仅仅15米的陨石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上空破碎坠地,导致1千多人受伤。据科学家的估算,那些直径约1千米的小行星以每秒几十千米的速度撞击地球,产生猛烈冲击波、热浪与可能伴随的海啸或地震可能导致局部地区死亡上千万人口,而每隔几千年这样的爆炸就会发生一次。
那么,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行为有规律可循吗?
如果又有小行星撞击地球,我们该怎么办?
学术界长期存在一个看法:小行星撞击地球是一个周期性行为,每2600万年出现一次爆发性的频繁撞击事件。有些人进一步提出,这是因为太阳有一个难以看到的伴星,每隔2600万年就扰动太阳系外围的奥尔特云,导致大量岩石天体落向太阳系中心,从而导致有些天体撞击到地球。
如果(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大灭绝事件确实以2600万年为周期,那么下一次大撞击将发生于大约1000万年之后,人类在整整1000万年之间还不用担心大灭绝,而到1000万年之后,人类的科技水平肯定足以在小行星撞过来之前将其摧毁。
但是,这种乐观的判断,只是一种推测而已,并非科学的决断。如果现在小行星扑面而来,我们该怎么办?
人类对于这类天降横祸,
第一层保护网是用先进技术手段监测
第二层保护网是动用毁灭手段与驱赶方法,消除威胁。
在最坏的情况下,还要做好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精确地点的测算与人群大规模转移工程,这是构建保护网的第三层系统。
至于撞击后恢复环境与重建家园的行动,则属于善后。
较大的小行星撞击到地球陆地,不仅会造成地面建筑被大规模破坏,产生可能的伤亡,还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遮天蔽日,甚至造成气候变化。这种情况下,人类还必须启动人工除尘的行动,尽快消灭尘埃云。
如果来不及撤离,那就只能躲进事先建设好的防空洞或者坑道系统。因此,“深挖洞、广积粮”这个策略其实还没有过时,也绝不仅仅是用来防止核武器与常规空袭的手段。
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启监测系统还只是第一步。人类发展大量威力巨大的武器,绝不应该用以彼此屠杀,而应该用来保护当前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
科学家与工程师们有信心在不远的未来就有能力使人类免于小行星撞击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