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资讯 > 太学堂 > 思维和精神学院

浅析”韩春雨事件“给中国学术研究带来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16-12-02    浏览次数:   发布者:   来源:原创   

浅析“韩春雨事件”给中国学术研究带来的影响

单毫

今年52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论文。文中称NgAgo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高效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被认为是新一代基因编辑工具,媲美具有 “基因魔剪”美称的CRISPR技术,因而一鸣惊人,被国内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学术成果。在河北科技大学坐了十年冷板凳的韩春雨也因NgAgo的发现而成为人尽皆知的“网红科学家”,媒体乐此不疲的各种采访和宣传更是让韩春雨名利双收。

戏剧性的是之后的故事急转直下,全球数百家实验室,历时5个月的时间,累计耗费资金或许达到数亿美元,除了韩春雨所说的匿名机构,没有一家宣布能成功重复论文实验结果,NgAgo基因编辑技术被认为完全无效。韩春雨一时间受到了来自科学界和民间人士的广泛质疑,角色从一名交口称赞的“网红科学家”变成了质疑者口诛笔伐的“论文造假者”、“学术不端人士”。

在他人未能重复出结果的同时,韩春雨却宣布已经进行了第二次实验,得到了理想效果,并在开发NgAgo技术的smart 2.0版本。韩春雨给出了他人未能重复出实验结果的原因,诸如需要高超的实验操作技巧,细胞样本受到了污染,实验中的细节没有注意到,CRISPR阵营为了争夺经济市场的打压等。但对于很多实验条件优越、技术过硬、谨慎求真的科学家而言,似乎并不存在这些问题,他们的更倾向于怀疑是NgAgo基因编辑技术自身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韩春雨包括他的学生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不认为自己的实验结果存在任何值得争议的地方。

但争论并未妨碍河北当地政府和河北科技大学对韩春雨的支持。8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公示“原则同意”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公文显示,该中心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24亿元。831月,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名为“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公开招标”的公告,该项目预算1958万元。该招标项目一位联系人表明,采购的这些仪器是韩春雨的,资金也来自于他。

 

现在,NgAgo这一事件已经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学术不端”事件,而被认为是中国学术发展的节点性事件,给中国的科研学术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

首先,韩春雨团队是否有真正的科学发现,以及他们的发现有没有被夸大、造假,是否属实是关键。因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教师取得这样震惊世界的学术成果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如果成果的确如论文所述,那么这无疑给中国和世界学术界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提振了中国科学界的自信心,以及广大民族同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国人从来不比外国人差,中国的学术研究近年来进步巨大。与此同时,韩春雨作为一个供职于二本高校、科研经费吃紧的副教授,“三无”(无名校、无名气、无职位)科学家,仅仅通过简陋的实验条件、小作坊式科研却获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一跃成为未来诺贝尔奖的潜在冲击者,无疑也为中国1000多所高校的中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成为了学习和膜拜的标杆,谁能说小人物不能取得大发现?接受完全本土的科学训练,甘守寂寞,不忘初心同样可以做出顶尖的科研突破。我们甚至可以从此把学术出身并不瞩目、却取得世界级重大科学发现的类似科学家的事情定义为“韩春雨现象”。

然而,如果未来韩春雨的论文和实验结果被证伪,那么对中国学术界的打击无疑是致命性的,十年之后都未必能消散。在国内科研学术不端、论文造假、发表论文多次被国外撤稿的情况下,韩春雨由此会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罪人”、“替罪羊”,学术道德败坏、学术研究急功近利的典型代表、反面教材和批斗对象,成为外国人质疑中国科研创新能力的把柄,甚至让整个中国学术界蒙羞,给中国学术界带来恶劣影响。但是,反过来也会促进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加强学术修养,提高道德约束力,以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和科研事业,切勿急功近利。日本小保方晴子(Obokata Haruko)STAP造假事件就是前车之鉴,最终以撤回2014129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两篇研究论文和关闭实验室为代价,甚至已取得的博士学位也差点被取消,其导师和学校以及STAP论文的共同作者也被牵连。

其次,面对科研成果,国人应该平常看待,切忌好大喜功、幸灾乐祸。中国人长期怀有一种自卑心态,即使现在莫言和屠呦呦都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钱学森之问”依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新闻媒体在此次事件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人类发展了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足以问鼎诺贝尔奖,似乎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新闻媒体肯定要在头条滚动播放,实时跟踪最新进展。韩春雨瞬时收获了一系列奖励和荣誉,河北科协副主席、美丽河北最美教师、10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优惠与奖励接踵而至。但是不曾想韩春雨的结果可靠性和可信性并不如人意,由此新闻媒体也制造了一个新的话题就是关注中国学术不端和科研造假,部分媒体对中国目前的科研学术现状乱加指责。实际上,在科研工作中,尤其是生物学和物理性,有很多成果都是难以重现的,比如物理学中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至今人类未能再次直接看到它的存在,但科学家的研究却没有因此而终止。显然对于此次的韩春雨事件同样适用,例如CRISPR在刚问世时,效率也不到1%,都是慢慢改进的过程。

再者,面临此次实验结果不能重复的危机事件,韩春雨的公关方式存在很大问题,而作为主管方的河北科技大学对事件的躲闪态度也让人难以接受。在国内外同行的质疑产生后,韩春雨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舆论上从顶峰跌倒了谷底,但是他并没有即使及时发声,导致争议不端发酵,仅仅依靠媒体的采访向外界透露信息显然是不专业的,不能化解同行科学家的疑问。作为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者,韩春雨既然把论文投出并让同行有了解、接触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机会,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大家完成实验,包括公开他掌握的数据和实验过程,即使是出于对科研机密和专利申请的保护。否则,不但违背了论文发表促进科学交流和发展的目的,而且会加剧人们对他的怀疑。

河北科技大学作为韩春雨的主管单位,是其科研活动的依托和资金来源,就必须对本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尽到应有的监督和管理责任,确保其发表学术成果的真实性,不存在任何造假嫌疑。国内以《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和邵峰为首的13位该领域内的权威科学家向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孙鹤旭写信沟通,“建议河北科技大学按照国际惯例成立由校内和校外相关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表明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帮助建议委员会成员),认真仔细核实韩春雨的研究成果。如有必要,可安排韩春雨及其团队在委员会成员知晓或在场情况下,重复实验结果,以尽快得出严谨的结论,澄清事实。”但是学校并没有给出正面的积极回应,只是表明学校将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同时希望继续支持河北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这样“护犊子”的处理态度推脱而笼统,明显缺乏面对真相的诚意和自信。或许河北科技大学是在担心如果现在去查明真相,会影响价值2.24亿元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因为这是河北科技大学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大契机,可遇不可求,等到工程竣工,无论调查结果如何,韩春雨都已经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功臣。

 

目前为止,韩春雨论文和实验的真实性仍然没有定论,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当韩春雨事件上升为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大事件的时候,良好的学术生态就必须需要科学共同体的每一员一起去维护。中国科学家作为世界科学共同体的成员,都要有科学求真的精神、理智理性的态度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我们绝对不能抱着用时间的流逝化解危机的态度来处理这次事件。无论该事件最终如何定性,“韩春雨事件”对于我国的科学研究带来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而对于事件结果的处理方式,必然影响中国未来的学术道德体系的构建,并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经验和教训。

最后,附上韩春雨的一段话,觉得很受用。韩春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是不是短板”这样回答——“我背后这台电脑很方便接入互联网,有网络,世界就是平的。信息扁平化给了研究者更多机会,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善于思考,你就可能成为成功的科学家。从这个角度而言,坐在这间实验室里和坐在MIT的实验室里没什么本质区别。你只要能把自己培养成MIT水准,你所在的地方就是“MIT”。所以我并不觉得留学经历是搞科研的必备条件。”

 

请选择您的分享方式:

全部评论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