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罗辑思维公众号分享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想投资赚钱就得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这个观点是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提出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给您转述一下他的理由。
首先,李迅雷说,社会财富正在向敢冒险的人手里集中。在过去几十年里,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也就是说,花在吃饭上的钱,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小。这也是消费升级的体现。
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敢冒险呢?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初,大家的收入水平都差不多。你想要比其他人赚得多,往往要投入人力资本,具体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扔掉铁饭碗,做个体户;一个是以留学的名义,出国打工。但在那个时候,想扔了铁饭碗,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再比如,90年代初,股票认购证每张30块钱。有人统计说,如果花三千块钱买100张,把认购的股票卖出,那就能赚上100万。但在当时投资回报率还不清楚的情况下,就算是花300块买10张,也相当于发达地区一个月的工资。那些敢于冒险的人,也是那个时代赚钱最快的人。
放在我们现在的时代,什么算是冒险呢?李迅雷说,比如你的消费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时,你能不能放弃消费,把积蓄拿来投资?或者说,和你收入相当的人只有能力买一套房子,那你敢不敢买两套?别人能买经济适用房,你敢不敢买别墅?这些都是冒险。
要是你说,我买不起别墅。就回到了李迅雷的观点,投资想赚钱,就得加杠杆,也就是以小博大,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这个观点有三重含义,第一,想买但是买不起的东西,一般都是大家公认的好东西,有稀缺性;第二,你买不起,大部分人也买不起,你领先一步,才能进入“少数人发财”的队伍里;第三,这件事需要你倾囊投入甚至负债,才可能有丰厚的回报。这个市场有很多先知先觉的人,不能期望自己总能以最低的成本买到最好的东西,但是应该追随趋势,赶早不赶晚。
什么样的资产有稀缺性,溢价也高呢?李迅雷举例说,比如艺术品和古董,尤其是本国的艺术品。因为新兴国家的富有阶级会投入大量资金来买本国艺术品,俄罗斯、印度、中国都是这样。
有人统计发现,艺术品和古董的价格,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十分相关。你看,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艺术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之后的10年里价格涨了几十倍,大大超过大多数人的收入增长速度。李迅雷认识一位收藏古玩书画的投资家,经常买古董。这位投资家就说,现在全国的别墅越来越多,越来越贵,说明有钱人越来越多。艺术品和古董放在别墅里又能体现主人身份,它们的价格肯定也会水涨船高。
艺术品和古董这个行业,进入门槛比较高,普通人比较容易参与的就是股市。那该买什么样的股票呢?李迅雷说,要买高价的股票。因为市场是有效率的,高股价说明它物有所值,而且高股价又会给不少投资人心理压力,导致它的价格会低于合理估值,所以更容易带来满意的回报。
近期,李迅雷对这个观点又做了补充。他说,未来该怎么投资呢?过去的十年里,货币超速扩张,这说明持有货币风险很大,尽快把货币变成实物资产才比较安全,比如说,投资海外的资产,或者等待本土资产价格暴跌等等。这个策略供您参考。
针对“要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这个观点,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评论说,投资者的本质一定是乐观派,会拿现在赌未来,会努力看清楚在时间的河流里涨得最快的东西,还会用尽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