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网(淘气网):在智慧和财富间、学术和创造间,搭起便捷高效的桥梁!

平行空间

淘气包小窝

帮助中心

道器网(淘气网)-太学堂

思维和精神学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思维和精神学院
贵州的儿子,病虫草害的克星——宋宝安院士素描
发布时间: 2015-12-11    浏览次数:985   发布者:A谙知Z   来源:道器网   点击评论

引言:

“院士”,是一个崇高的称号,是一份至上的荣誉。不畏艰险、追求理想、执着科研,是他们共同的选择;百折不饶、求真务实、锐意创新,是他们共同的轨迹。

今年,又一批新科院士闪亮登场,本微信公众号及时呼应社会之关注,第一时间走近新科院士,邀请他们“面对面”与您侃侃而谈,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科学、讲述人生,全方位展示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人生感悟……



个人简介


宋宝安,男,1963年出生,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19837月获贵州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19867月获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精细化工(农药)工学硕士;

19939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

19969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200312月获南京农业大学农药学理学博士学位;

20044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等荣誉称号;

201412月,任贵州大学副校长(正厅长级)。

20151207日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主要贡献


1. 解决农药工业绿色化发展的瓶颈

时间拉回到1983年,20岁的宋宝安从贵州大学毕业,考入沈阳化工研究院,开始了农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也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农药研究生涯。1986年,23岁的宋宝安硕士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欠发达的家乡贵州。从那以后,29年如一日的无畏艰辛,刻苦钻研,深深扎根于贵州的连绵大山,致力于服务我国的农业生产。

1986年刚回到贵州时,贵大的科研条件非常简陋,宋宝安只能与一位老教师共用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和一些简单的玻璃仪器,电动搅拌、电热套、真空泵便是拿得出手的全部家当。1987年他在长沙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农药学术研讨会议上的发言震惊四座。他提出,要做中国自己的农药,实现高毒农药低毒化技术创新。而当时,我国的生产农药品种主要是高毒有机磷农药。也因为这股初生牛犊的闯劲,让湖南沅江化学厂的技术厂长刮目相看。会后,他找到宋宝安,希望与他所在的贵州大学合作,由工厂提供资金设备等支持,请宋宝安开发生产一种农药——甲基立枯磷。由此,在学校和工厂车间辗转奔波了8年,艰辛的研究工作终于结出硕果,1994年,他自主研发出高效低毒杀菌剂甲基立枯磷,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甲基立枯磷原粉和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且生产工艺比原来的日本工艺更加高效环保、成本低、产品纯度高,湖南沅江化学厂和江苏东海化工厂因此累计创造2亿元销售额,该产品后来成为棉花苗期病害防治的主要药剂,占国内同类产品约80%市场份额。该成果获得了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世纪90年代,针对我国水稻、蔬菜土传病害一直缺乏有效药剂和防控技术,高效低毒的仿生型农药恶霉灵一直依赖高价进口,而国内又一直未能攻克生产工艺的重大难题,宋宝安教授研发出水相法合成技术,实现产业化,在控制立枯病、促进东北旱育秧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发出防治水稻和蔬菜等作物土传病害的广枯灵系列新制剂,获得产业化,获批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在全国28个省区得到了大面积示范推广,发展成为我国土传病害防控主导产品。该成果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世纪90年代,针对高效低毒杀虫剂吡虫啉合成关键中间体3-甲基吡啶依赖进口、价格高昂的难题,宋宝安教授自主开发出正丙醛吗啉闭环合成吡虫啉的新工艺,转让给我国农药骨干企业——江苏扬农化工集团实现产业化,发展成为我国吡虫啉最大吨位生产线之一,2005年扬农吡虫啉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为我国高毒农药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服务于人才培养和基层技术培训

新世纪初,贵州省高校没有一个博士点,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十分薄弱。作为学科带头人,宋宝安教授牵头组织农药学博士点申报,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凝炼科研和培养方向、突出办学特色、强化目标定位。最终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全票支持,实现了贵州省高校博士点零的突破。以农药学博士点为依托,构建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涵盖新农药创制、开发转化、应用示范推广的完整学科体系,使学生“擅基础、重前沿、强应用、懂转化、善推广”,全面提升了创新能力,实现从“田间发现问题”到“实验室研究”、“工厂生产实习”、最终回到“田间应用推广”的学习、研究、生产、推广等各链条的无缝连接。

宋宝安教授深入贵州全省重点茶产业和水稻基地,开展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建设病虫害防控示范区百余个,培训了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十多年努力,宋宝安教授带领团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创建了贵州大学农药学学科,实现了贵州省第一个博士点、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第一个国家重点学科、第一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第一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第一个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其团队优秀人才聚集,人才培养成就斐然,培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贵州省优秀科技人才6名,培养出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82名,博士后6名。


3. 与植物癌症作斗争,为农业生产作出贡献

进入新世纪后,农作物病毒病呈现爆发态势。农作物病毒病号称“植物癌症”,防治极其困难,有效防控药剂极其缺乏,是全世界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宋宝安教授以绵羊体内氨基膦酸酯等天然活性物质为模板,发展出仿生型农药分子设计新方法与协同催化合成新技术,获得了结构新颖、生物活性高的千余个新化合物,并从中创制出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病毒病仿生农药“毒氟磷”。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获批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同时,宋宝安教授带领团队,通过综合采用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手段,明确了毒氟磷免疫激活的作用机制。

2005年以来,水稻病毒病在我国南方水稻产区迅速蔓延,2010年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全国重发生面积已达1800万亩,因缺少有效药剂而造成了近百亿损失。2010年国家农业部连续召开了6次专题会议,研讨水稻病毒病的防控问题,并成立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全国联防联控专家组,宋宝安临危受命出任副组长,负责全国和西南三省一市的防控及病毒监测。带领团队来到三年绝收重灾区之一的云南省施甸县。到了防控试验地,面临着各种考验和挑战:旧城乡距县城65公里,山高路陡,地质事故多;旧城稻区海拨630米,位置偏僻、气候炎热,工作及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最大的考验和挑战还是工作压力。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和防控技术,已连续三年造成旧城稻区大面积绝收,一度引发种子纠纷。宋宝安教授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采取异地育秧、大田移栽,关键时期喷施药剂等科学方法,终于找到了遏制水稻病势的方法。宋宝安教授和助手金林红教授手把手地教农户,一个点一个点的开讲座做示范,跑遍了云南全省发病最重的四十多个县的乡镇,终于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云南施甸示范结果示范区比对照区亩平均增产268公斤,防效显著。芭蕉林村民杨加李的稻田单产达到998斤,这是他三年来收获的最高产量,他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心服口服地竖起了大拇指,“贵大的教授们不是来走走看看做样子,真正为我们解决了问题。”

当年农业部在该示范区召开了全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协作研究观摩交流会,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全程免疫综合防控技术,对南矮和齿矮防效显著,具有防效突出、节本增收、操作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国家统计局施甸调查队测产表明:示范区比对照区亩平均增产达268 kg以上,防效显著。在全国水稻南矮病重灾区湖南、江西、贵州、广西等省多点进行了千亩田连片大面积示范应用,防治效果>70%,与传统防控方法相比,亩均增产>100公斤,减少农药用量20%以上,有效解决了我国水稻南矮病的防控技术难题。提升了我国农作物病毒病及其媒介昆虫防控技术水平,成果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个人荣誉

通过上述研究工作,宋宝安教授以第一完成人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Am.Chem. SocAngew.Chem. Int Ed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88篇,他人正面引用2000余次;出版专著6部;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9件。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首批国家杰出专业人才奖、贵州省最高科技贡献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农药技术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并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首批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才。他带领贵州大学农药学科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荣获国家专业技术先进集体。

由于宋宝安教授在科学研究、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2011年,宋宝安教授荣获贵州省最高科技贡献奖-黔灵科技贡献奖,并获得了100万元奖金,但他却将这笔巨额奖金全部捐献给贵州大学设立了“卓越基金”,以鼓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2012年,宋宝安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奖,并获得了16万元奖金,宋宝安教授又将这笔奖金的一半捐献给了当年自己就读的贵州石阡县汤山一小、另一半捐给了他父亲墓边的汤山镇坪兴村陈摸锣组帮助乡亲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其实这不是宋宝安2次把自己的奖金捐出去,早在1995年,宋宝安把通过“吡虫啉”合成技术新工艺项目获得的400余万元转让费全部投入到实验室建设,用来修建实验室和购买器材等,另外还专门从中拨出20万元给学校设立科技基金,鼓励创新。

 

总结

回望宋宝安教授29年来所走过的科研路,不难发现,他为我国的农药行业和植保事业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今天,52岁的宋宝安院士还在继续带领他的团队,继续奋斗在农药创制和植物保护的研究一线,继续开展他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继续贡献他的力量。

分享到:
全部评论
< 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