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课上,我有幸能听到中化集团的首席技术官陈宝树博士以及我们前任校长钱旭红院士的讲座,作为药学院的学生,从本科到研究生也是第二次听钱院士的讲座,非常感谢老能能给我们这样的机会。
在陈总的演讲中,他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有了现在的成就,陈总很谦虚,很多伟大的转折陈总都轻描淡写,陈总平易近人让我们不会产生距离感,陈总在问我们什么是创新,我们踊跃的回答,他却用了简单的两个字总结了创新的意义,那就是赚钱,并且将学校的科研与真正公司所需要的进行了对比,从研发方面来说,科学研究在进行时,就要有一个规划,以产业化为目的进行探究,而不是发一篇文章而已,要有其实际的价值,让我们更加明白在创业或者就业方面,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还需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在陈总整个的讲座,都感到了他由内而外的自信和亲和力。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钱院士将大学里的学生归纳为:天才,人才,生存,走肉四类。我对于自己进行了反思,我自己属于哪一类,本科四年,我感觉自己都属于生存,学在华理真是名不虚传,每学期的课程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根本除了学习没有做过其他,很多时候,状态真的如同活着,没有乐趣,真的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问为什么,知识总是会遗忘的,除了高一点GPA,好像什么也没有留下,试想如果有人问我,本科四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可能是我活下来了。到了研究生我想改变,不能一味地学习,正如教授所说的一样,可以一天8小时完成专业,剩下的时间去追寻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希望自己可以做到。
同时钱院士为我们讲述了学习知识与学科之前的区别,对于现在我的我们,只会一个方向,知识面过于狭窄,创新的能力和潜力都很低,我们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涉猎更多的学科,让学科之间有交叉互补,才能更好地创新,更多的发展自己的能力,对于现代的教育可能对于这方面的认知还是有些欠缺,钱院士举例麻省理工的工程博士,必须要学2年的MBA才能毕业,对于中国的教育,我们难以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和做事情的方法,让自己更具有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