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课堂上请来了钱旭红院士给我们做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钱旭红,1962年出生于江苏宝应,长江学者、教授、“973”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咨询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亚太化工联盟主席、德国洪堡基金会学术大使,曾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16岁上大学、32岁当教授、34岁出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42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211”高校校长之一、49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大运河畔、宝应水乡的钱旭红,在不断跨界与跨越中挑战自己,他的求学、研究之路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的钱旭红,对亲人、对家乡始终保持着一份浓浓的情。“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是一座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家乡的变化,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家乡有需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努力去做。
1978年参加高考,钱旭红喜欢文学,擅长的是文科,父母却希望他考理科,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希望儿子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和出路。对于钱旭红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但生性不服输的他和自己较起了劲,熬夜看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的高考分数比分数线高出75分,最终考入华东理工大学的前身——华东化工学院。当时,钱旭红只有16岁。
谁又能预料,高考的“文转理”仅仅只是开始,有人用这样一句话评价钱旭红:“他一直在挑战自己,而且一直在跨界。”
在华东理工,他从本科读到硕士、博士,之后又远赴美国、德国留学深造。出国前,他从石油化工基本有机专业转向从事精细化工光电性能染料的研究,并且卓有成效。而在国外,他却又转到一项国内从未有人做过的研究,为了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国民的生计,他毅然调整了多年的研究专长,开始了生化农药中的“昆虫生长调节剂”以及生物染料中的“DNA嵌入”两大方向的研究。
回归 卸任行政职务,扎进实验室
钱旭红在华东理工大学做了11年的校长,繁琐的行政工作严重挤占了科研时间。根据正职领导异地(异校)交流的政策,2013年起,国家教育部先后推荐他去其他211或者985高校担任校长,考虑再三还是被他谢绝了。同时他还谢绝了国家和上海市的一些其他纯行政工作安排,于2015年3月卸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一职,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近日,钱旭红团队课题组在高性能红外荧光染料开发方向取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国际科学界高度赞扬这一突破,哈佛大学医学院Conor L. Evans教授在题为“新近红外染料点亮组织深处”的专题评述中,认为该系列染料“毫无疑问会在近期获得应用”。
2016年12月2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重点项目“全球工程前沿战略咨询研究”启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项目组组长钱旭红院士主持。全球工程科技前沿项目是中国工程院发挥学术引领作用的又一重要举措,是工程院,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研判世界科技革命新方向,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建议的具体措施和具体行动。项目主要推动提升我国在工程科技发展方面的建议权和话语权,引领我国乃至全球工程科技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