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资讯 > 太学堂 > 课程学友会

创新创业领导力及执行力感悟

发布时间: 2016-12-29    浏览次数:   发布者:   来源:顾笑宇 10161565   

2016年12月13号

       今天的课王老师为我们请来了阿咪食品的CEO汪晓波。在投身“双创”浪潮之前,汪晓波老师是第一财经的主笔,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一篇新闻报道:蓝鲸传媒在2016年1月28日发布的《一财前主笔汪晓波创业卖食品 放下清高就无所畏惧可以看到,汪晓波老师于2015年11月正式出任阿咪食品有限公司CEO,文中所用的话是“意图让这个老产品隔代再红”。

       作为一个媒体人,汪晓波老师显然是擅长于讲故事的。从他的讲述中我得知,其实早在2015年11月之前,他就已出走媒体行业给自己放了一段时间的假,在加拿大呆了几个月。然而加拿大地广人稀,与国内的环境截然不同,虽说清闲,但着实无趣,他最终选择回来。很有意思的是汪晓波老师提及这段经历时,所用的词是“逃”,或许这也可以看出他耐不住寂寞的性子。汪晓波老师出走媒体行业大概是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整个传媒行业的大环境恶化,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传统媒体行业的市场日渐萎缩,不断有人出走,但虽是出走,大部分人依然没有离开他们所熟悉的文字,许多人选择投身新媒体,内容创业,这便取决与汪晓波老师的个人状态。

       汪晓波老师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EMBA),投身新闻传播事业已有15年。在《第一财经日报》的近10年从业生涯中他以主笔的身份下无数篇激浊扬清的社论,并赢得新闻工作者的最高荣誉——“长江韬奋奖”,甚至他还为诺亚财富出书立传。15年“戴着镣铐跳舞”的从业经验,让汪晓波老师对于新闻生产早已轻车熟路。可是这种工作状态被他自诩为提前进入退休生活,他想跳出这个舒适圈,他想以一个亲历者而不是观察者的身份走向曾经研究的商业世界,想要重新燃起曾经的“干劲儿”、“理想”和“情怀”。早在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EMBA时,他就深刻感受到了商业世界的魅力。与同班企业家同学不断进行交流碰撞和思想风暴交流过程中,他对微观企业和微观经济的运作有了一定的理解,亦对这个需要实践的领域有了更大的兴趣。故而他并未选择内容创业,也放弃了金融领域,毅然投身下海。

       在我搜到的第二篇新闻,上海观察于2016年5月13号发布的《老字号“阿咪”迎娶比利时老字号宝利诺》中我们看到,不过短短几个月,汪晓波老师就大刀阔斧,收购了比利时品牌宝利诺,从此阿咪食品走上了可双品牌发展之路。

       上海阿咪食品是上海老字号了,前身为创建于1941年的“幸福食品号”。1958年8月,公私合营改制时,“幸福食品号”与原新成区的几十家糕饼小作坊合并,更名为“幸福食品厂”。在上世纪90年代,这家企业曾有一款名为“阿咪奶糖”的产品红极一时,在许多“80后”的童年记忆里,依然记得阿咪食品醒目的Logo——一只扮相很萌的猫咪。然而现在阿咪所面临的问题是没有新的客户群体产生。汪晓波老师说:“阿咪是一个健康的企业,它有70多年的品牌历史,它的产品很不错,铁粉不少,缺的是宣传、营销,以及在新环境下的商业思维。”所以汪晓波老师将目标瞄准为90后群体,收购宝利诺,并引进了Elidrissi Mehdi家族的生巧技术和工艺,与独霸中国生巧市场的日本品牌“Royce“正面竞争。

      对于创业,汪晓波老师认为创业一定要勇敢迈出去,但不能盲目、鲁莽;一定要对整个行业有清晰的认识。在同学提问环节中,汪晓波老师还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实体经济中细节的重要性,只有你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才能体会到“细节是魔鬼”这句话毫无半点夸张,从巧克力的生产,包装,运输,销售,可谓处处是学问,处处需谨慎,这或许也是实体经济的魅力吧。

10161565

顾笑宇

请选择您的分享方式:

全部评论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