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资讯 > 神器 > 博客区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15-08-07    浏览次数:   发布者:   来源:网络   

国际教育炙手可热,李老师接到的采访邀约应接不暇。跟其它领域的专家和砖家们一样,总得有几个晦涩又略显专业的词儿挂在嘴上。“批判性思维”就是这范畴。当然留学服务、出国考试、教育培训这些沾边儿的人士也都乐于频频甩出这个词儿,用以彰显高端洋气。

?

“批判性思维”究竟是什么?相对常见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批评性思维是一种独立思考能力的体现,可以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如果可以叫更多的年轻人拥有这种能力,那么抢盐风潮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儿今后有可能不会再发生了。

?

今天提供两位专业人士的论述供参考,摘选了十一学校魏勇老师的演讲稿和SAT中国白皮书发布人吴雨浓老师的原创文章,看看这两位教育专家对“批判性思维”如何进行诠释,素材源自搜狐教育和吴老师博客。

?

---


魏勇老师

?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文科和理科都特别强调批判性思维,需要批判性思维,甚至在发达国家把批判性思维作为他们评价学生学术潜力的重要标准和依据。

?

几年前,我看到一篇作文,一个美国学生杰西卡参加sat考试写的作文,名字叫做“民主难道就是多数人作主吗”质疑美国的民主制度。这就与美国的主旋律相违背了。另外他这篇文章还没有写完,结果这篇作文得到了满分,理由是这篇文章中体现出了杰出的批判性思维。

?

事实上,突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价值,在发达国家它已经是一个共识,一个常识。只不过在我们国家,把它上升到评价标准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在下面跟谢老师交流的时候,他说我们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将来有可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我觉得挺高兴,这是好事。

?

其次批判性思维可能对我们个人生活也有一定的意义。我自己40多岁了,有过孩子,也结过婚。我发现有一个问题,婆媳关系很难处,千古难题,为什么呢?她们都缺乏批判性思维。


比如说媳妇晾衣服,从洗衣机里拎出来晾上完事了,婆婆看不惯,衣服拿出来应该惮两下,结果婆婆就把每件衣服都抖落一下,这时候矛盾出现了,媳妇觉得这是找茬儿,婆婆觉得媳妇做事马虎,懒,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但是她不知道,媳妇家里从来就是这样晾衣服的,她的妈妈很勤劳,但也是这样晾衣服的,本质上这是娘家文化和婆家文化的冲突,没有对错,但是双方没有那种反省思维,就觉得对方错了。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反省思维。

?

反省自己所不知的,反省自己所知当中的缺陷。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文化背景,类似的小事积累多了,就容易产生家庭风暴,婆媳双方均以自己的文化来评定是非,在批判性思维中,这就叫做立场判断。这是不客观的。很容易产生分歧的。批判性思维讲究的是中立性判断,但是她们,不是你们,完全没有这种意识,这样的事情累积多了,这个就难搞了,矛盾就很深。

?

对公民教育批判性思维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也是想了很长的时间。一直我对教育有一个基本的看法,我们的教育要在中国的大历史背景下来思考,一定要在中国的政治的前提下思考,没有政治思考的教育是瞎子,你都不知道你要教什么!你都不知道教育要向何处去。

?

你不思考这个问题,不在政治的前提下思考教育,极有可能我们会用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一丝不苟的把一些偏见和狭隘分享、传递给学生。我前不久观摩过一个地方翻转课堂,用大量的现代技术手段,来把一些陈腐的偏见灌输给学生,这个问题是特别大的,大到比技术更应该优先被重视。


技术即便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甚至颠覆我们课程和教学,然而我还是坚信,今天的文科教育内容为王!你一堂形式新颖、充满高技术的,但是内容却是有问题的课,不如一堂从头到尾一言堂讲的,但是它的内容是集聚了前人思想精华的课。

?

目前来看,这一点还没有改变,但是以后技术会不会彻底颠覆呢?也许会,但是现在还不会。缺乏对内容的重视,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极有可能是高智商的机会主义者,这一点在我们学生中已经看到了,大量高智商的机会主义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当然就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言,更应该优先考虑的是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今年暑假,我在成都跟朋友们搞了一个关于教师的培训,批判性思维系列培训。至于,啊,时间不够了,给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把批判性思维渗透到教材的编写中,我主编了一套校本教材,以及做到APP的历史游戏中。

我们怎么判断信息的真伪?批判性思维有一个概念,人通过主动的思考,对于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以及理论论证进行独立的判断,并对于自己选择相信什么和要做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思维认知过程,这里面首先第一个步骤是真实性。

?

邱少云的故事如果让我告诉学生的话,我肯定不会跟他说是不是真实的,我会告诉他判断方法,我们判断信息真实性的时候要从这几个角度,常识、科学、逻辑、更重要的是这个事情完全可以从你自己人性的角度来认识,譬如,你是邱少云。

?

另外还有这个事情的出处、源头去判断,很多时候我们网上以讹传讹很多的信息,你只要找源头就能发现它的真伪。我准备了一部国防大学、中国社科院拍的纪录片叫《较量无声》,里面有一段材料,说美国亡我之心不死,中央情报局制定了颠覆中国的“十诫”,你只要找到这个片子的源头,这个东西你去百度一下,看它从哪里来的?就很容易查到它是假的,实际是一战的时候西方国家编造共产党要颠覆西方国家类似十条禁令的东西,然后以讹传讹最后变成中央情报局的禁令了。


还有,你可以反思逻辑是否能够支撑,比如西点军校学雷锋这事, 90年代在《读书》上面我看到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可能。我们学历史的都知道,美国是个人主义的国家,是反对领袖崇拜的,他们天生仇恨政府的,他们把政府称之为必要之恶,对政治人物天生就是防范的。

?

雷锋是什么?雷锋精神第一条就是崇拜领袖,崇尚集体主义的,其次才是做好人好事!这跟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完全是冲突的,美国不可能把这样的人物作为他们的偶像来崇拜等等...

?

吴雨浓先生

?

批判性思维是指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批判性思维基本能力包括解释(interpretation)、分析(analysis)、鉴评(evaluation)、推论(inference)、说明(explanation)和自我校准(self-regulation)的能力。

?

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


我们的批判性阅读在哪里?看看我们的语文课程,看看我们的英语课程就知道了,批判性阅读与我们的中小学生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语言是思维工具。我们已经习惯了“中国特色”语言表达,概念分析、讲证据,讲逻辑,讲数据的说话方式、学习方式,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了。

?

灌输、背诵是我们的基本教学模式。现在的各种教学改革无非就是更有技巧地灌输。在阅读中,对比、质疑和批判不是我们的习惯。无标准答案的教学内容,老师根本就不敢教,因为无法通过考试。

?

批判性思维的提法并不是在欧美教育中自古就有的,但是从苏格拉底以来,在学术实践中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并随着教育现代化,已经渗透到中小学日常教学中。中国人在嘲笑美国学生的数学很差时,对他们极强的阅读能力却视而不见。和美国学生相比,阅读教学上,中国学生严重营养不良。

?

在我们为要不要继续学鲁迅篇章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美国的小学生正抱着一部部的厚书在啃。暑假期间,家长提着袋子从公共图书馆借大量图书回家给孩子看。反观我们的小学教材还在讲小猫钓鱼之类的内容,好像孩子心智上无法长大,以至于到了八九岁,还只能吃智力上的婴儿米粉。


相反的是,美国从小学高年级就开始了学术思维的训练,批判性阅读是基本阅读教学模式。经常一堂下来,你分不清这是文学课还是历史课,还是科学课。学科的划分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晰,好像井水不犯河水,能力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

在日常教学和学生阅读的差距,除了文化上的差异以外,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从大学选拔形式来看,中国的高考按学科分得很清楚,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等等,文综和理综也只是换个名字而已。高考的科目和学生的科目一对应。但是SAT作为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内容只有阅读、写作、数学。

?

在阅读和写作中可能会涉及地理、历史、科学、法律、文学,甚至更多,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所有学科都会体现。SAT考察的不是学生在每门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而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养成的能力-批判性阅读和思维的能力。现在中国中学生所学的物理化学,更多地是作为知识在学。

?

我们在课程里看不到探索、质疑、纠错,更谈不上动手实践和主动发现。所谓的好老师,一般情况下,都是指那些帮助学生们发展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巧记妙背,比如题海战术,比如“深入解析”教材每一句话的微言大义,直到把语文/英语课几乎完全变成了语法课。


我们在全神贯注获取知识的时候,却忘记了获取能力-真正的思考的能力。也许不能叫忘记,因为从来就没有记得过...

请选择您的分享方式:

全部评论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