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绝处逢生——催眠治疗实录》(胡娟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8月)部分章节改编而成。胡娟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心理学博士,主持胡娟催眠工作室,擅长投射测验和催眠。
一路缓慢走来,踢着地上的一个纸团,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小C朝着胡娟老师的工作室走去。矮小、精干、挂着笑脸,挑染的几丝金黄色头发透出活泼和对生活的热爱。她手里拎着刚买来的大包小包东西。
小C是大一新生,多次要求退学,班主任建议她去找胡娟老师,为了“给班主任面子”,她如约而至。
胡老师解读着她的“房树人”投射测验结果:“你是一个非常有个性且能干的人,缺乏安全感,经常不开心……。”小C忽然收住了笑脸,眼圈开始发红:“老师,你连这个也看得出来呀?”
胡老师问她:“我有什么能够帮到你吗?”
小C摇头:“没有什么事,我就是不想读书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面谈小C开始对胡老师产生了好感和信任,但还是极力想掩饰自己。
在胡老师的建议下小C同意做一个放松。很快她被诱导入了浅度的催眠状态。胡老师给她做减压:“春风轻轻婉婉摇曳着树枝,你漫步在森林里… ”也许是有与童年生存环境的相似性,小C突然大声叫出来:“妈妈…”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淌,事态突然发生了变化,她紧闭的心扉也慢慢地打开了:原来不久前她的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变故……
高考前妈妈被查出患了白血病,就在她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妈妈也离她而去了。妈妈走了,在美国生活了八年、那父亲般的大哥来了,然而不久神情异样的大哥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痛苦万分之时,家里来了自称是她亲姐姐的陌生女孩,小C身世之谜被揭开--原来深爱自己的长辈竟是养父母,迷茫、纠结、痛苦反复叠加,令她的内心翻江倒海……妈妈生前的一位好姐妹走进了爸爸的生活,爸爸很快再婚了。
剪不断,理还乱,小C进了大学心却留在家里:二嫂还是那样恶毒地算计爸爸的钱吗?大哥还会不会一发病就对爸爸大打出手?思念、担心、牵挂让她无心读书,她一次又一次地要求退学……催眠状态下胡老师得到了一个更可怕信息,一个危险的计划正在进行中:小C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在写死亡日记,她想把自己短暂的生命记录下来,把父母的爱留下来,把和大哥在一起的美好回忆篆刻下来,今天手里拎着的礼物是给爸爸、哥哥自己童年的伙伴的,她把自己没有做完的事情做一个托付再去见九泉之下的妈妈。
小C哭得像个泪人,断断续续的叙述令人不寒而栗,退学背后的真相是那么的可怕。胡老师更换一种方式对她进行减压:“现在你乘上一个电梯,它将带你进到你的潜意识……”第一次催眠减压后,小C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第三天胡老师对小C进行了深入的催眠治疗。导入催眠状态后,童年一个快乐的场景出现:小C坐在门槛上,爸爸从外地做生意回来了,手里提着满满礼物,小C欢快地扑上去,爸爸笑呵呵地蹲下身抱起她,等爸爸放下她时,心里甜蜜蜜的她才发现小哥哥正站在远处向她投来又羡慕又嫉妒的眼光……
“是呀!爸爸妈妈对自己视如己出,就像掌上明珠一样,哥哥们凡事都让着你……”,“请你做一个深呼吸,把这份爱和把幸福留在自己的内心……”
场景切换到妈妈去世前:妈妈躺在病床上不能说话了,脸色没有一丝血色,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小C。突然爸爸拼命地喊着妈妈的名字,哥哥叫来了医生,医生护士一番抢救后回天无术。过了一会,家人一起把妈妈推往太平间,小C也哭着跟在后面。这时,胡老师加入了一个“生离死别”的片段,让小C跟妈妈告别,把内心想说的话统统说出来,小C无法控制自己,哭声响彻了整栋楼:“妈妈不要走,我舍不得你……”
处理完忧伤后,在胡老师的引导下,小C似乎开始坚强起来了:“妈妈我爱你,我已经长大了,我会好好学习,照顾好爸爸的,放心吧!”
胡老师见势加入旁白:“是的,妈妈虽然走了,你也长大了,你是爸爸妈妈最疼爱的孩子,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你一定能照顾好自己和爸爸的……”
小C的眼泪吧嗒叭嗒地往下流,前胸湿了一片,她大声地喊出来了:“爸爸我错了,我爱你,爸爸我不再做傻事了,呜呜呜……”
安抚了小C,让她的情绪慢慢地平静下来,胡老师把小C诱导到一个更深的状态,为的是让她更好释放疲惫和压力,更好地接受积极的指令。
两次催眠后,小C的情绪逐渐平复,心情也逐步好转,她不再以退学和死亡来逃避现实,睡眠状态也恢复了正常。直到大学毕业,她的学习、生活的状况良好。
知识吧—关于“房树人”
心理学有一个分支叫心理测量学,“房树人”就是投射测验中的一种。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
N. Buck(1948)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六十年代,日本引进了HTP测验并加以推广应用。“房树人测验”是非言语性的,它涉及到受测者人格特征中的感受性、成熟性、灵活性、创造性、智力性、效率性和综合性,在最短的时间里诊断出受测者的问题,是一个专业性强而极其有价值的诊断工具。它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不会因为重复测试而产生学习效应、受试者不容易伪装。另外,THP在建立咨访信任关系中有极高的价值(见:胡娟、唐菁华:学业适应不良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诊断和治疗初探。【J】《人类工效学》,2011(03):P33+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