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高粱》是公认的华语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影片在1987年一经公映,便在国内外获得了无数奖项。1988年还获得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本文旨在通过剧中我奶奶、爷爷等七个主要角色的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述整部电影。文章主要以人物的出场先后顺序进行描写,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来揭示整部电影深刻的内涵,在这里没有主角跟配角,只有属于人物本身的世界。?
中p://www.xzbu.com/7/view-6165162.htm
[关键词]《红高粱》;人物角色;分析;内涵?
一、“我奶奶”―― 刚烈与醇香?
九儿――酒做的女人。《红楼梦》里贾宝玉说过,女人是水做的。温柔,如水的女人可以以柔克刚,无往不坚;澎湃,当爱情来临时,女人可以如潮水般爱得轰轰烈烈;纯真,世间喧嚣浮华,女人可以如溪水般绵绵流淌恩泽万物。粮食与水混合后,经过时间的沉淀与酿造变成酒,与水相比更是略胜一筹。如酒般的女人更是如此。?
刚烈――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他爹让她嫁给李大头显然是看中了他家的财产。他爹岂会在意那是一个麻风病人。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很明显是葬送。对九儿而言,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去十八里坡的路上,不管轿夫怎样摇晃轿子,为难待嫁的九儿,她都无心理会。哀莫大于心死。对于一个强硬性格的女人来说,嫁给这种人就是一条不归路。她强忍着泪水,在胸口藏了一把剪刀以示反抗。途遇土匪,人家有枪,众人束手无策。为保命,九儿只能跟土匪走。转身,回眸,与轿把夫一个眼神的交汇,领会,大伙齐上阵将土匪制服。心灵的沟通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九儿,绝不会向命运低头。?
醇香――对于真情的追求回味无穷。郎在高粱地抗日,妻送高粱酒暖心。美好的画面莫过于此。妻子为丈夫和伙计们送上午饭和好酒。吃饱饭,力气足。用自制的火药炸毁日本人的车,不费一兵一卒,大功告成,从此人们过上了安稳祥和的日子。可是,九儿最终还是中弹身亡。日本人在行进途中发现了她,开枪扫射,饭菜倒了一地,酒罐子也洒了,鲜血与十八里红交融。那刺眼的一抹红光,直击丈夫和伙计们的内心深处,奋起死拼,一战到底,誓死方休。为罗汉大哥报仇,让九儿在天瞑目。?
闻香识女人。九儿如同十八里红一般,刚烈,弥久,醇香。?
二、“我爷爷”――善良与勇敢?
影片中他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轿夫,同样是在底层的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劳动人民。在送“我奶奶”去出嫁时,途中对她一些貌似调侃式的说教,说明他对这位姑娘的遭遇十分同情,同时也感到十分的惋惜,同时心生恻隐之心,我认为他是想救这位姑娘脱离苦海,但又迫于现实的残酷,无力改变现状。他说“我奶奶”的爹娘狠心,实则是鞭笞这个封建社会,对人民为生活被逼无奈的旧社会的一种痛恨,同时又说明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受压迫却又无力反抗的残酷事实。当遇到土匪要对“我奶奶”图谋不轨时,他挺身而出,正义凛然,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一个机智、勇敢、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形象跃然纸上。?
“我爷爷”经过内心的挣扎,毕竟他骨子里是一个敢爱敢恨,敢于追求自己的真爱,敢于为了自己的女人去付出,甚至是生命!他不忍心自己心爱的女人被别人糟蹋,保护自己的女人,更是为了自己对真爱的追求,对于现实无力改变,经过深思熟虑,他将李大头杀害。为了不暴露自己,将他尸体放在土匪土三炮的地盘,迷惑众人。仅从这一点可知他是一个非常冷静又是十分聪明的“坏人”。他不为世俗的眼光勇敢追求真爱,他是一个豪放、粗犷又有血性的真男人,真汉子。?
得知土匪头子土三炮“坏了自己的女人后”,只身前往土匪的巢穴,找土三炮报仇,这是何等的胆识与气魄。他也对背信弃义小人咬牙切齿的痛恨。?
面对小日本鬼子令人发指的行为,甚至活剐人皮,激起他以及他的同伴们的极度愤怒,为了给罗汉大哥报仇,不畏强权,不畏暴力,甚至为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敢于同小日本厮杀,看到一个敢于追求自由、平等,不愿被鬼子剥削、奴役;我看到一个奔放激情,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壮怀激烈,从容赴死的慷慨激昂,莫不令人为这种刻骨铭心唏嘘不已的有血性的荡气回肠的生命豪情的真男人!(张志超)?
三、“我奶奶他爹”――深受封建社会的毒害?
从表面上来看,曾外祖父是一个冷酷、狠心、爱钱、自私的小老头,一点儿人情味儿都没有,他怎么可以忍心为了钱财把自己女儿嫁给麻风病人,将女儿的一生幸福都毁于一旦呢??
可是站在曾外祖父的角度再来分析的话,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在农村生活的平民百姓,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更没有崇高的政治信仰,他也受尽了贫穷的苦,生活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可靠的经济保障,所以对金钱和物质都有着强烈的欲望,他们天天都渴望着能有一天脱离苦海,不再挨饿受冻,至少生活可以过得比现在宽裕一些,而改变他们命运的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攀上有钱的亲家,他只是习惯了用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来继续自己的悲惨命运。?
对于处于叛逆时期、性格刚烈不惜做封建思想的牺牲品的女儿,他只会以属于他的方式来劝说女儿:“嫁过去就是人家的人了,长久来看的话,以后他们家的财产都是你的。”在他传统的思维世界里,生活中最大的需求就是钱财,他认为只要能摆脱贫困,就是对女儿好,这样女儿就不用再像他们一样过着苦日子了,不用再受贫穷的折磨,不用再天天愁吃愁穿的。由于受封建思想的禁锢,他不能科学地看待问题,这也表现出他的愚昧和无知,他习惯了传统的观念,习惯了被旧思想束缚,习惯了向命运屈服低头,习惯了不去抵抗和挣扎。他不懂得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女儿真正想要的,什么是真正对女儿好,可见,曾外祖父的自私、冷酷、无知全部都源于封建思想的毒害。他只是一个值得我们同情和可怜的受封建思想禁锢和毒害的小老头,他只是用属于自己的思维习惯,去演绎着一出出悲惨人生。?
四、“我罗汉爷爷”――抗日英雄的形象?
罗汉在烧酒作坊里就像是管家一样,李大头死后,九儿一个女人当家,刘罗汉若是想要吞掉作坊的财产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他却没有那么做,后来酒坊的事情安定下来,并成功酿出了美酒十八里红,而且九儿的生活也安定了,罗汉也就走了。? 罗汉再次出现的时候,日本人就打到了青沙口,罗汉以被俘共产党员的身份出现,影片中这样说道:“我查阅过县志,县志记载:日军捉抓民夫累计四十万人次,修筑张平公路,毁家河无数,杀人逾千,刘罗汉在青沙口前被剥皮凌迟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电影以一种引录“史实”的手法总的概写了罗汉参加共产党并积极抗日的事件,并于这段“史实”记录中表现出了罗汉大哥的抗日情怀、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瞬间把他从一个忠实稳重的管家形象转变成了一名无畏死生的抗日英雄,革命烈士。我们应该想到罗汉大哥在抗日期间一定是做了很多事情,才会让日本人那么痛恨他,要活活剥掉他的皮,但是他到死的最后一刻还是没有向敌人屈服。影片树立了一个如此英雄的形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牺牲以及取得抗战胜利的艰辛,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不仁。?
五、“屠夫”――麻木中觉醒?
屠夫是以屠宰生牛的镜头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其铺内悬挂的众多的牛皮、牛头显示了其娴熟的技术。当“我爷爷”要吃牛肉的时候,屠夫却以讥讽的语气说:“你是后生,后生也配吃牛肉?有牛头吃就不错了,牛肉是留给土三炮的。”其朴实的话语中显示了对土匪等黑恶势力妥协的一面及识时务的圆滑的一面。?
当我们再一次看到屠夫的时候是在日军的屠杀现场,屠夫受日军的指使对活牛进行剥皮、拆骨,大片大片鲜血直流的场景令我们感到血腥,而当屠夫的技术受到日军的夸奖的时候,他笑了,这从侧面反映了屠夫残忍和麻木的一面。就在屠夫仍然沉浸在受赞扬的喜悦中时,灭绝人性的日本人提出了令他意想不到的要求――活剥那些反对日本统治的中国人的皮。屠夫先是一愣然后是一惊,但是在日本人的胁迫之下他必须在服从与不服从之间做出选择,然而这一次,他没有了先前的圆滑,没有了屠宰时的麻木和成就感,在苟活与大义之间,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大义,在最后的时刻他为土三炮这位抗日义士洗净了身上泥土和血滴,用他那锋利的屠刀结束了土三炮的生命,使他免于忍受日军对他肉体和心灵的折磨。是他用自己的死保全了抗日义士土三炮完整的躯体,他的义行也为所有国民做出了榜样,在侵略者面前,我们不能屈服,我们必须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反抗凶残的日本人,把他们赶回到自己的领土去,以捍卫民族不受压迫的尊严和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六、“屠夫徒弟”――无奈中的无奈?
第一个场景,默默割着牛肉,当土三炮要对主人公下黑手的时候,给他一个镜头。只是看了看主人公,又看了看土三炮,并没有过多的表情,说明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对于杀人并不是很畏惧,与后面的疯癫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个场景,日本人要求他师父剥牛皮时帮忙打下手,当日本翻译让他师父去剥人皮的时候,他显示出了有些惊讶,并向后退了几步,这表现出他对这件事情有抵触,不想做这件事。师父将要剥人皮时,他已经愣住了。当师傅被日本人杀害后,可以看出他已经被吓蒙了,直至后来的疯癫状态。?
从他一个小人物的身上,从最开始要杀人的面无表情以及第二次面无表情的出现,到最后剥了人皮后的疯癫,足以表现出了剥人皮的恐惧与残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本人对我国人民做的事情是多么的令人无法忍受。?
七、“我爹”――英雄气概的缩影?
忍住了哭腔送娘上路的童音,一遍遍击打着我的灵魂。那是一种最直白的,没有哭天喊地,但天地同泣的悲壮的压抑情绪的释放方式。将一个9岁孩子对突然失去母亲的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也将整个作品推向最高潮,留给大家无限的回味、遐想与情绪的沉淀。?
“我爹”的出生是整部作品的一个界限。我爹出生前,是轻松的氛围,描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我爹出生后,日本侵华。同时,高粱地是我爹诞生的见证,是生命的象征,又使我爹这一角色深扣主题。?
“我爹”从小被叫做高粱地里出来的杂种。对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来说,可能并不知道它真正的意思,但却也一定能读懂他人饱含鄙夷的异样的目光。使得我爹从小就有承受打击和挫折的能力,更坚强的性格和较早成熟的心志。其中有一个画面给了我蛮大的触动,在行动前一晚,“我奶奶”为大家准备高粱酒举行仪式时,大家依次走上前端起一大碗酒,在最后一个画面里,走上前端起酒的人中有一个小小的身影。跟“我爷爷”和其他又高又壮的成年男人比起来,他或许还不及人一半的身高,但同样像模像样的以他们的方式宣示着,那坚定的眼神使人看了忍俊不禁之余还有一点点的辛酸和心疼。“我爹”是强大的生命的张力,厚重苍劲的英雄气概的缩影。?
[参考文献]?
[1] 宋剑华.知识分子的民间想象――论莫言《红高粱家族》故事叙事的文本意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9(02).?
[2] 宋剑华,张翼.革命英雄传奇神话的历史终结――论莫言《红高粱家族》的文学史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2006(05).?
[3] 刘莹莹.从小说到电影――阐释学视角下对《红高粱》的主体性改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陈晨(1980―),女,吉林长春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吉林财经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7/view-6165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