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网(淘气网):在智慧和财富间、学术和创造间,搭起便捷高效的桥梁!

平行空间

淘气包小窝

帮助中心

道器网(淘气网)-生态园

绿色产业学院
您的位置:首页 > 绿色产业学院
从危机到可持续:城市社会的生态型塑
发布时间: 2015-07-21    浏览次数:1566   发布者:道器网   来源:社会科学家   点击评论

摘要: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城市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人类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生态型城市社会模式的提出是现代城市走出危机走向可持续的理性回归。生态型城市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互动、共存共荣的社会形态,是未采人类理想的住居空间。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的发展是基本规律协同作用的结果,城市社会生态化是包括经济、社会、科技、自然和环境在内的全面改善与整体协调。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提出了城市社会生态化、城市经济生态化、城市人居生态化、城市交通生态化和城市环境生态化“五位一体”协同作用的城市生态型塑路径。
关键词: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化;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8)08—0034-04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和城市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种种令人困扰的城市问题也逐渐凸现。在对城市及人类未来的思考和探索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发展并不意味着只是数量和规模的增长,而是包括社会、经济、科技、自然和环境在内的全面改善。生态型城市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互动、共存共荣的社会形态,是未来人类理想的住居空间,构建生态化城市社会是城市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诉求。
 
一、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困境 
  二百多年前的工业革命,使城市走向迅速发展的道路,世界人口加速向城市集中,即世界人口城市化,它与工业化并列发展着,城市数量越来越多,其规模也越来越大。近两个世纪以来每隔约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就翻一番。目前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地区,城市化程度最高,大多在70% ~80%以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R.M.Northam总结世界各国城市化历程及其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 以后,将进人加速发展阶段,2006年我国城市化平均水平已达到45%,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21世纪上半叶是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城市化进程还会进一步加速,城市化浪潮势不可挡,2l世纪中叶我国大多数人口将居住城市中。据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到201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56%,2050年达到68%,世界正向“城市世界”方向发展,城市社会正在来临。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城市化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普遍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更多地获得社会服务,以及文化、政治与宗教参与联系在一起的,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随着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生产和消费高度集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成倍增长,排出废物也随之倍增。“城市是在破坏自然,损伤自然中逐渐扩大起来的,城市的各种活动及其产生的废弃物在继续破坏城市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必然’附属物。”[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这些问题由城市地区向乡村地区蔓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从区域向全球扩展,形成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现代技术由于轻率和不加思考地应用科学知识或技术设施,已经损坏了环境和降低了它的可居住性。”[2]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集中地和发源地,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积累、沉淀、改造、创新,形成了特有的城市文化,并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3]独特的城市文化意蕴决定了城市的特色与未来走向,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个性化动力因。但“当工业文明以其势不可挡之势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时,由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历史形成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在全球化的文明演进中,城市面貌和生活方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雷同和千篇一律”。[4]城市灵魂的失落而引发的“文化危机”、“特色危机”同样是困扰着人类住区发展的又一大问题。
 
  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却忽视了人类自身的发展,经济近乎指数增长,人类自身却未能实现同步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加深了人的异化及社会异化,人成了技术的奴隶、机器的附庸,为机械和物质所支配,同时城市的高速发展和高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心理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许多人精神问题、道德问题、心理问题,如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价值观混乱、道德沦丧、精神空虚颓废、吸毒犯罪等层出不穷,社会系统内部各因素非但无法整合,而且愈加紊乱。[5]人创造了城市,却失去对城市的控制,在城市中逐渐丧失自我。
 
  上述“环境危机”、“文化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等都是困扰着当今人类住区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类城市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二、生态城市:一种可持续的城市社会样态 
  如何摆脱城市危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会?从人文主义先驱者设想的理想国、乌托邦、太阳城、新协和村、公社新村,到20世纪初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一直到后来的卫星城、立体城市、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等等,人们提出了种种思想的城市模式。这些思想的城市模式,既表达了人类对未来的追求号瞳憬,也是人类对自身历史和现实反思。
 
(1)可持续发展城市社会模式的提出
 
  在对城市及人类未来的思考和探索中,尽管人们并未在具体的目标和设想上取得完全的一致,但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即城市发展要以维持生态平衡、社会和谐以及宜人居住为先决条件,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建构一个高效、健康、公正的城市社会。[6]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和模式,已被全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地区)所普遍接受,成为指导人类社会一经济一环境发展的共同的战略抉择。可持续发展思想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这两大主线,并由此出发,去进一步探寻人类活动的理性规则、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人类需求的自控能力、发展轨迹的时空耦合、社会约束的自律程度,以及人类活动的整体效益准则和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等等,通过平衡、自制、优化、协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它的实施是以自然为物质基础,以经济为动力牵引,以社会为组织力量,以技术为支撑体系,以环境为约束条件。生态城市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具体体现,城市首先是人的生活家园,必须以人为本,符合人性,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强人与人的亲和力,要有足够的绿地、广场等供人们休闲、娱乐、交往。生态城市就是一种“宜人居住的城市”、“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社会样态”,这是生态城市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目标。这一目标是人类经过长期反思后的理性选择,也是人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们希望21世纪的城市,不仅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中心,更重要的是人类舒适的安居乐园,真正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成为人类理想的归宿。
 
(2)城市生态的理论追溯
 
  城市生态学强调生态规律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重视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动态代谢功能和物质能量循环规律等,并在这些基本规律指导下,探讨城市发展中的生态问题,并以此规定城市人类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自律、自稳定和自循环能力加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从古典、现代到后现代形成了一些颇有建树的理论观点。
 
  典城市生态学理论。按照早期芝加哥大学的生态学家伯吉斯及其同道者的观点,城市由多个社区单元组成,每个社区的发展是受社会人的共生与竞争过程支配完成的,进而推动着城市社会的发展。其中,共生关系是指在各种不同的人群或社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状况;竞争关系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各种不同的人群或社区之间存在着对有限的资源和生存空间的争夺与冲突行为。应用这种古典生态学理论,建立了伯吉斯(Burgess)的同心圆地域假说、霍依特(Hoyt)的扇形模型以及哈里斯(Harris)和厄尔曼(Urman)的城市多核心理论等城市生态模型。[1]
 
  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受城市生态系统自发形成的影响,古典城市生态学家往往注重对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的成因进行研究。当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城市生态危机以后,现代城市生态学家才把注意力转移到改良城市空间结构、建立城市社会发展机制、协调城市社会阶层的各种关系等方面,其基本观点主要为:伴随城市社会发展的标志不应只局限在经济水平的提高,更应重视社会的和谐与持续性。现代生态学家更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微观调控,主要理论有中心化理论、分散化理论、“三明治”理论和水网与交通网络的衔接理论等。
 
  后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复杂性科学在城市研究领域的运用与深化,后现代城市生态学呈现出与以往城市生态学截然不同的特征,其主要观点是:把城市社会看做一个系统,而不是个别事物的组合,注重城市社会内部复合生态系统以及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均衡发展,强调城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强调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强调研究中的交流和对话、强调城市居民的参与与城市社区的自建等。
 
三、城市社会生态型塑的路径选择:规律协同与“五位一体” 
  城市发展如同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一样,是规律作用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城市的发展更体现了规律的协同作用。 戈市生态化是包括经济、社会、科技、自然和环境在内的全面改善,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为出发点进行全面规划,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维持地区的生态平衡,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基于此,本文提出“五位一体”的城市社会生态型塑框架,即生态城市的构建必须在城市社会生态化、城市经济生态化、城市人居生态化、城市交通生态化和城市环境生态化这“五位一体”的协同作用下,以达到社会文明、经济高效、人居优美、交通流畅,环境健康的标准,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五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统一于城市系统的生态型塑过程中。城市环境生态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城市人居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和城市交通生态是城市生态建设的核心要素,社会生态则是生态城市的灵魂。
 
(1)城市社会生态化
 
  城市社会既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就是一种行动者之间互动过程的体系,它是涉入互动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帕森斯的社会系统是由价值、规范、集体、角色四个结构范畴组成。帕森斯还勾画了一系列的社会系统的必要条件:①社会系统必须组织得能与其他系统相容;②为了生存,社会系统必须得到其他系统的支持;系统必须满足其他行动者的各种需要,并达到一种有意义的调适;④系统必须吸引其成员充分参与系统的运作;⑤系统必须对潜在的分离行为具有最低限度的控制•9⑥如果冲突可能导致系统瓦解,冲突必须得到控制。[8]牡会系统是按照一定的目标运动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动态的整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综合;社会系统有别于自然系统和机械系统,不存在像机械系统那样的简单的平衡性、不变性,因而社会系统的稳定性是有自身的特性和判断标准。
 
  人类社会正处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过渡的重要转型期,与此相对应,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社会生态化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体现于全新的发展观,幸福观、生产观、消费观等影响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观念之中。城市社会生态化是以完成城市社会生态亚系统的生态化为目标,从社会系统的功能和运行两个层次进行生态化规划,即对人力资源、社会运行以及生态文化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调整。其中,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从个体层面,强调人口规模的适度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社会协调运行规划是从组织层面,强调社会公平性的体现和社会组织效能的良好发挥,体现了社会安全和活力水平;生态文化构建是从核心层面,强调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发展,巩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牢固基础即社会文明风尚。
 
(2)城市经济生态化
 
  生态型城市社会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生产观、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等内容。发展生态型产业是现代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生态型城市社会的基础。随着科技突飞猛进,城市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城市的自然资源却遭到了过度消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环境问题的实质,一是人类经济活动索取的资源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应该讲生产是人类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造成目前生态环境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有些是由消费行为造成的,但与服务业产生间接关系,可以通过引导,减少相应的外部不经济性。因此,发展生态产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性是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工业生态化的核心内涵在于实现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的改变,以企业、工业园区为主体,以提高科技水平为依托,以产品品质竞争替代产品数量竞争,用生态经济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农业生态化主要在于不断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培育与建设生态种植业、养殖业、高档园艺业及高科技含量的农业加工业,同时充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产业生态化应加快传统第三产业的生态化改造,积极发展以绿色物流业、生态旅游业、绿色饭店、环境服务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兴第三产业,优化生态服务业产业结构,增强生态服务业的区域竞争能力。
 
(3)城市人居生态化
 
  城市是人类文明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人居环境发展的最高级形式,凝聚了人类为追求舒适的人居环境的探索过程。城市的宜居性是指城市系统中可以满足人们生理的、社会的、精神的健康需求,满足所有人的个人发展需求,包括令人舒适与渴求的并能反映出文化与宗教繁荣的城市空间,它的核心原则是公平、尊严、快乐、共享、参与、被授权性与可达性等。凹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深入,一系列城市人居环境问题Et显突出,具体表现在:居住用地功能布局规划杂乱,缺乏统一性;过度的社会隔离与分化,缺乏融合性;衰败的住宅与设施条件,缺乏完备性;地方特色与历史文脉的消失,缺乏传承性;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逐步恶化,缺乏生态性。因此,构建安全健康、舒适和谐的人居系统已经成为当今城市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人居生态化,就是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来规划和组织城市、社区和住宅环境,诱导和激发人们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融和与升华,充分考虑到城市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保护、继承、发扬文化传统的精华和特色,以达到以人为本、天然协调,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身心健康的基本需求,实现“易居、逸居、康居和安居”的宜居目标。
 
  城市人居生态化主要有三个层面:①城市层面。提升整个城市的形态和形象,优化居住和生活服务等功能用地分布格局,完善建筑、园林绿地以及其他各种大型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空间。②社区层面。统筹规划住宅群的空间平面布局及建筑风格,完善社区服务和生活基础设施的配套。③住宅层面。优化每户住宅的内部活动空间及宅周的户外活动空间,不仅包括与居住环境相关联的物理参数,而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以及邻里关系等方面。
 
(4)城市交通生态化
 
  生态交通就是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经济生态原理规划、建设由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对象与交通环境组成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统。以减低交通拥堵、降低污染、节省能源、促进社会公平为标志,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从观念上、技术上、政策上协调居民出行需求、道路设施供应、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种满足城市居民舒适出行需求,同时对环境影响副作用最小,交通弹性最大的城市交通系统。与传统交通相比,生态交通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①和谐性。生态交通不应是一个用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堆砌起来的僵死的出行工具,而是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相互和谐,是营造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环境。②高效性。一方面是指道路系统的高效性,对外综合交通系统衔接紧密,四通八达;城市市区交通设施完善,方便快捷;社区内交通宁静清洁,安全舒适。另一方面体现在改变传统交通的“高能耗”运行机制,提高交通相关的一切资源的利用率。③可持续性。生态交通是兼顾不同时间、空间,满足富人与穷人的出行需求、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求,提倡低能耗低污染的出行方式,保证交通发展的健康、持续与协调。④整体性。生态交通不是单单追求修筑更多的道路设施,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利益,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城市交通的生态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城市对外交通格局。城市对外交通生态格局是由对外交通网络(铁路网、公路网、水运网等)构成,其生态性直接影响到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该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外交通生态格局对城市生态格局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城市对外交通生态格局是城市生态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城市市区交通。美化城市交通环境,交通沿线景观设计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完善城市道路网,增大交通道路容量;引导居民使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出行方式,实行公交优先,推进轨道交通体系,适度使用私家汽车。③城市社区交通。城市社区交通的设计,应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坚持人性化的原则,不但要保证居民的安全,还要提供给居民和谐美观的环境,令人产生偷晚感。
 
(5)城市环境生态化
 
  城市环境系统由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沟通自然、社会、经济的各种人工设施与上层建筑共同组成,所以城市环境生态化实质是人与环境的和谐,这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最本质的内在联系,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核心规律。Ⅱ 与环境的和谐程度大致可以描述为适应生存、环境安全、环境健康、环境舒适和环境欣赏五个逐级递增的层次。适应生存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的最低层次;环境安全是建立在适应生存基础上的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另一种量度;环境健康是指环境系统功能正常,环境质量良好,人类身心健康;环境舒适代表着更高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需要比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环境和生态作为基础;环境欣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这时人类物质需求已经得到相当充分的满足,人们充分欣赏自然景观之美和人文景观之美,以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愉悦和满足。
 
  城市环境生态化主要内容包括:①城市环境要素的管理。指城市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固体废弃物环境的管理及污染控制;②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人性、尊重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融与一体,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尤其要设计和建设好重点区域和建筑群,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③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现状调查,恢复和发展珍稀物种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建立各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区;④城市资源能源集约利用。一是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的发展,降低单位产品耗水定额,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二是土地资源的保护,保证农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动态平衡”,合理利用土地后备资源。三是能源的合理开发,加快开发可再生新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重,降低工业产品的单位能耗。
 
马道明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社会科学家 2008年8月(第8期,34-37页)
 
参考文献:
[1] 中野尊正,孟德政.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 HAUGHTON G.,HUNTER C.Sustainable Cities[M].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London,1994.
[3] 刘文俭.城市文化解析[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2).
[4] 杨东平. 城市季风[M].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5] MEADOWS D. h.,RANDERS J., BEHRENS W. The Limits to Growth[M]. Potomas Associatea Book,London,1972 .
[6] BRYN S.,MARK J. Sustainable energy and urban form in China:the relevance of community energy management[J]. Energy Policy,2001,29(1):55-65.
[7] 左玉辉. 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 于海. 行动论、系统论和功能论——读帕森斯《社会系统》[J]. 社会,1998,(3):44—45.
[9] 帕克. 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0] 王祥荣. 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分享到:
全部评论
< 1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