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这些潇洒超逸的句子,是对中国茶的礼赞。而今天,您即将读到的这些文字,却很可能带来一阵阵的苦涩。
中国茶,正在遭受全世界严厉的审视。无论归因于“贸易保护”,还是谴责“双重标准”,在义愤填膺之前,首先应该搞清楚的是:饱受争议的中国茶,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希望得到以下问题的解答:茶叶是不是都会喷农药?农残超标是否真的很严重?喝什么样的茶才安全?
98%的茶树喷农药
“农药,喷或是不喷,这不是问题。因为只要你是个有上进心的农民,或者你的茶树不是苍天大树,不生长在高山上,那一定得喷药。”一位茶界资深人士斩钉截铁地说。
有研究显示,农作物病虫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 。茶树的树种多喜阴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生长期需较高湿度,但这种环境恰恰最适宜各种昆虫和虫生真菌生存,茶树从嫩梢至底下各个部位,均是害虫的美食。
目前中国有机茶产量仅占茶叶总产量的1%-2%。换而言之,为了抗真菌和除虫,98%的茶叶在栽培过程中难免要用农药。而有机茶是不是真“有机”,尚且要打一个问号。
农药也是有成本的,请人打药花钱、花人工。有位种茶人坦承:“对茶农而言,肯定是能不打就不打。但只要发现有病虫害,影响他的经济效益了,那就非打不可。一般而言,春茶好于夏秋茶,绿茶的情况好于铁观音。”
在历次农残检查中,铁观音和茉莉花茶成为“重灾区”。铁观音屡屡中箭,就因为高产。高产的肯定是温度相对比较高、生长比较快的。气候热,肯定虫子多。如果没有农药化肥,是不可能保证鲜叶品质和产量的。
铁观音自从被热炒之后,一年四季都采。更有“一年之计在于秋”的说法。春水秋香,意味着春茶鲜叶含水量多,消水不及,所以大部分香气不够轻扬。而人们追求的香高韵浓,唯有秋茶。而夏秋茶,恰恰农药残留相对较多。此外,市场上廉价的铁观音,基本都是农药更容易残留超标的夏茶。
在福建,种植茶树的山头,除了整整齐齐的一排排低矮茶丛,一般都是光秃秃的。不但其他树种很少,甚至“寸草不生”——为了不让杂草争肥,茶农们广泛施用除草剂。“福建的茶园过度开发,森林越来越少,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导致害虫极易滋生,越来越难防治。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不掺点高毒农药,就无法控制病虫害的原因之一。”一位对福建茶园农药使用行为做过专项调研的农学院学生表示。
在行业内,茉莉花茶的农残超标,也是出了名的。“茉莉花茶的茶坯,来自福建、云南、广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鲜花从5月份开采,最好的是在6-8月这三个月。这段时间,天气最热,虫子也最多,鲜花又是最吸引虫子的。一旦茶坯和花坯的源头没有控制好,农残双项超标,检测中茉莉花茶肯定排名第一。”皖南一位茶叶经销商介绍。
有机茶叶知多少?
目前我国的有机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1%。但“只要交认证费,就是有机茶”的传言,以及个别有机茶园被曝光使用高毒农药的新闻报道,同样令人心生疑虑。
真正的有机茶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从绿源茶业设在芜湖市三山区浮山的有机茶基地,可窥一斑。这片有机茶园,一共有400多亩,散布于海拔600米以上的浮山上,一面濒水(水库),三面依山。跳下车来,空气沁人心脾,树木葱茏,安静得只听到鸟语虫鸣。茶丛、桂花树、马褂木、竹林……还有各种动物、昆虫,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多样化生态体系。
专业人士指出,看有机茶园的生态环境好不好,就可以判断是真有机、还是假有机。如果茶园杂草被处理得干干净净,肯定是施了除草剂,再把树木都砍光,虫子一来不用化学农药是不可能的。
一旦使用上化学农药,又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上世纪60年代有机氯类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蚧壳虫大发生,80年代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茶树害螨的暴发,90年代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黑刺粉虱的猖獗。”茶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联合国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主席陈宗懋对此做过专项研究。
有机茶园的亩产不高,少的时候,40-50公斤,多的时候60-70公斤。高端的野雀舌,一亩地只能产五六斤。至于竹林间的野茶,不算正规茶叶,有的时候采一点,一年百十来斤,朋友之间还不够享用,成本、产量和价格,都决定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喝上有机茶。(小蕾 编辑)